【台灣文獻叢刊·第194種】清先正事略选
台灣文獻叢刊
【第 194 種】
清先正事略選
.作者:李元度
.原書頁數: 0376 頁
●書籍簡介
第一九四種「清先正事略選」
本書(二冊三七六面二二五、六○○字)分五卷,李元度撰。元度字次青,一字笏庭,自號天岳山樵;湖南平江人。清道光癸卯(二十三年),中式舉人。咸豊初,從曾國藩征討太平天國,在戎行者十餘年。後官至貴州布政使,卒於任。所撰「國朝先正事略」一書,成於同治五年赴黔剿辦「教匪」之前。書分六十卷,都五百篇。本書選取一百零九篇,因題為「清先正事略選」。卷一計二十篇,所選對象皆與臺灣直接、間接有關之人。卷二計二十篇,大體殆屬南明諸王以及鄭成功父子與滿清爭衡時之對手人物。卷三為黃宗義等二十六篇、卷四為沈光文等三十三篇,均為明代逸民;其間略有分際,即前者并致力於學晤之鑽研,後者較偏重於志節之砥礪。卷五計七篇,是以有關南明及臺灣文獻作者或編者為限。
●序號 篇名
1 弁言
2 清先正事略選目錄
3 清先正事略選卷一
4 姚啟聖
5 施琅(附子世驃)
6 殷化行
7 陳璸
8 張伯行
9 蔡世遠
10 藍廷珍(附孫元枚)
11 藍鼎元(附朱士琇、黃任)
12 黃叔琳(附弟叔璥)
13 高天爵(附子其位、猶子其倬)
14 史貽直
15 陳大受
16 福康安
17 趙翼
18 謝金鑾
19 李長庚
20 阮元
21 方觀承(附子維甸)
22 趙慎軫
23 姚鼐(附從孫瑩)
24 清先正事略選卷二
25 范文程(附子承謨)
26 魏裔介
27 李光地
28 李霨
29 圖賴
30 陳泰
31 伊爾德
32 李國翰(附子海爾圖、桑額)
33 珠瑪喇
34 寧完我(附額色赫、褚庫、根特)
35 佟養性(附佟養甲、養量、岱、國瑤、國鼐、國器)
36 佟圖賴
37 愛星阿
38 米思翰
39 白爾赫圖(附蘇克薩哈、蘇納海、朱昌祚)
40 費揚古
41 賚塔
42 梁化鳳(附子鼐)
43 趙廷臣
44 李之芳
45 李率泰
46 楊捷
47 藍理
48 清先正事略選卷三
49 黃宗羲(附弟宗炎、宗會)
50 孫奇逢(附子博雅、魏一鼇)
51 李顒(附李柏、王心敬、孫景烈、馮雲程、惠思誠、陸卿鵠)
52 顧炎武(附張弨、吳任臣)
53 王夫之(附兄介之、子敔)
54 陸世儀(附葉敦艮、盛敬、江士韶)
55 張履祥(附何汝霖、凌克貞、吳嘉玲、陳梓、祝洤、沈磊)
56 張爾岐(附孫若群)
57 陳瑚
58 高世泰(附高愈、顧樞、劉汋、吳慎、施璜、汪燧、張夏、嚴瑴)
59 沈國模(附史孝咸、管宗聖、韓當、邵曾可、邵廷采、王朝式)
60 刁包(附子再濂、王餘佑、張溍)
61 謝文洊(附宋之盛、甘京、章慥、黃采、黃熙)
62 沈昀(附姚宏任)
63 應撝謙(附凌嘉印、沈士則、秦雲爽)
64 胡承諾(附陳大章、劉夢鵬)
65 李生光(附党成、陶世徵)
66 朱用純(附顧培、潘天成、湯之錡、金敞、王哲生)
67 劉原淥(附姜國霖、法坤宏)
68 汪佑
69 萬斯大(附子經、猶子言)
70 萬斯同
71 毛奇齡(附陸邦烈)
72 魏禧(附兄際瑞、弟禮)
73 王猷定(附陳宏緒、徐世溥、歐陽斌元)
74 丁澎(附陸圻、柴紹炳、毛先舒、毛際可、孫治、張綱孫、吳百朋、沈謙、虞黃昊)
75 清先正事略選卷四
76 沈光文(附張士■〈木郁〉)
77 徐枋(附戴易、巢鳴盛、沈醫生)
78 沈壽民
79 汪渢
80 郭都賢(附陶汝鼐、郭金臺)
81 何宏仁
82 李天植(附鄭嬰垣、劉永錫、陸元泓)
83 邵以貫(附張廷賓)
84 余增遠(附周齊會)
85 惲日初(附子壽平)
86 祁班孫(附魏耕)
87 陸宇■〈火鼎〉
88 周元懋
89 傅山
90 張怡
91 李灌(附甯浤)
92 夏汝弼(附郭履躚)
93 唐訪(附瞿龍躍)
94 張蓋(附申涵光、殷岳)
95 李世熊
96 董說
97 芮城(附湯泰亨、戴笠、徐白)
98 李魁春
99 陳南箕(附弟覯)
100 鄧大臨
101 張若化(附弟若仲)
102 夏道一(附李孔昭、張翼星、杜越)
103 杜濬(附弟芥)
104 王大經
105 吳光
106 陳五簋(附朱之宣、李嘗之)
107 八大山人
108 一壺先生
109 清先正事略選卷五
110 錢秉鐙(附方中通、方中履)
111 全祖望
112 劉獻廷
113 葉燮(附顧有孝、鈕琇、李重華、顧我錡)
114 陳恭允(附屈大均、梁佩蘭)
115 孫枝蔚(附王又旦、李念慈、張恂、王宏撰、李楷、屈復)
116 王士楨
117 附錄
118 原序一(曾序)
119 原序二(自序)
120 原書凡例
●弁言
這本「清先正事略選」,係據清同治年間平江李元度纂「國朝先正事略」選編而成。原著凡六十卷,分列名臣(卷一~二六)、名儒(卷二七~三一)、經學(卷三二~三六)、文苑(卷三七~四四)、遺逸(卷四五~四八)、循良(卷四九~五四)、孝義(卷五五~六○)七門,都五百篇。本書採取其中一百九篇,分編五卷。
卷一,計二十篇。所選對象,約分(一)清初規取臺灣的功臣;(二)對於臺灣有所施設的督、撫、提或欽差大員;(三)臺灣各級官吏;(四)雖非閩臺官吏,但對於臺灣有所建白或間接與臺事有關繫的人物。不過,如黃叔璥附見於黃叔琳、高其倬附見於高天爵、方維甸附見於方觀承、姚瑩附見於姚鼐等事略中,因不宜分割,照錄「全傳」。惟謝金鑾(曾任嘉義縣學教諭)雖原附見於「孟超然事略」下,但可單獨擷取,已去孟氏「本傳」。所有二十篇中,除藍鼎元、趙翼、姚鼐錄自「文苑」及謝金鑾採諸「經學」外、餘均取於「名臣」一門。
卷二所收二十三篇,皆由「名臣」門中選出。大體而言,殆均屬南明諸王以及鄭成功父子與滿清爭衡時的對手人物。就研究南明史事的立場,選錄這些傳略,意在「知彼」(文中所謂「敵」、「逆」以及「海寇」等辭語,自然祗就「彼」之立場而言)。因此,各篇所附見者非屬同此時期之人,已酌予刪略。內有藍理事略一篇,因未編入於卷一,特附列本卷之末。
卷三、卷四所選,上一卷為黃宗羲等二十六篇,分別選自「名儒」、「經學」、「文苑」,皆為明季所遺儒林中人;下一卷為沈光文等三十三篇,係將「遺逸」門全錄。總之,統屬明代逸民,惓惓故國之情,躍然紙上;其間略有一分際,即前者並致力於學問的鑽研,後者較偏重於志節的砥礪。至卷三部分所附見者雖有純屬清代人士,但足以略示明季學派之流變,因均保留。按溫睿臨、李瑤的「南疆繹史」(「文叢」第一三二種)及徐鼒的「小腆紀傳」(「文叢」第一三八種)兩書對於上述人物,大多皆為立傳;選輯這些傳略,期可與以上兩書互相比較與印證。
卷五部分,是以有關南明及臺灣文獻的編者或著者為選輯對象。因各種文獻往往不詳編著者生平,其撰述的時代背景以及其個人的立場與旨趣,有待考證;採取這些傳略,可供研究有關上述歷史文獻之助。可惜所得無幾,採自「經學」、「文苑」各三篇、「名臣」一篇,合只七篇;且有其人僅附見於他人事略中者。不過,已並見於以上各卷者頗不乏人;如姚啟聖、施琅、陳璸、張伯行、藍鼎元、黃叔璥、福康安、趙翼、謝金鑾、姚瑩(以上見卷一)、李光地、楊捷(以上見卷二)、黃宗羲、顧炎武、邵廷採(以上見卷三)、沈光文(見卷四)等為其較著者。
至各篇事略標題,原書或加易名、或加頭銜、或加「先生」;本書概逕稱其名,以資簡明。書末,並將原書序文、凡例等篇作為「附錄」刊出,備供參考。(伯琴)
●清先正事略選目錄
卷一
姚啟聖……………………………………………………………………………………(一)
施琅(附子世驃)………………………………………………………………………(六)
殷化行…………………………………………………………………………………(一二)
陳璸……………………………………………………………………………………(二三)
張伯行…………………………………………………………………………………(二六)
蔡世遠…………………………………………………………………………………(三四)
藍廷珍(附孫元枚)…………………………………………………………………(三八)
藍鼎元(附朱士琇、黃任)…………………………………………………………(四二)
黃叔琳(附弟叔璥)…………………………………………………………………(四四)
高天爵(附子其位、猶子其倬)……………………………………………………(四七)
史貽直…………………………………………………………………………………(五三)
陳大受…………………………………………………………………………………(五八)
福康安…………………………………………………………………………………(六二)
趙翼……………………………………………………………………………………(六九)
謝金鑾…………………………………………………………………………………(七二)
李長庚…………………………………………………………………………………(七三)
阮元……………………………………………………………………………………(八○)
方觀承(附子維甸)…………………………………………………………………(八七)
趙慎軫…………………………………………………………………………………(九五)
姚鼐(附從孫瑩)…………………………………………………………………(一○○)
卷二
范文程(附子承謨)………………………………………………………………(一○五)
魏裔介………………………………………………………………………………(一一○)
李光地………………………………………………………………………………(一一六)
李霨…………………………………………………………………………………(一二四)
圖賴…………………………………………………………………………………(一二六)
陳泰…………………………………………………………………………………(一三○)
伊爾德………………………………………………………………………………(一三二)
李國翰(附子海爾圖、桑額)……………………………………………………(一三四)
珠瑪喇………………………………………………………………………………(一三八)
甯完我(附額色赫、褚庫、根特)………………………………………………(一四○)
佟養性(附佟養甲、養量、岱、國瑤、國鼐、國器)…………………………(一四五)
佟圖賴………………………………………………………………………………(一五一)
愛星阿………………………………………………………………………………(一五四)
米思翰………………………………………………………………………………(一五七)
白爾赫圖(附蘇克薩哈、蘇納海、朱昌祚)……………………………………(一五九)
費揚古………………………………………………………………………………(一六五)
賚塔…………………………………………………………………………………(一七一)
梁化鳳(附子鼐)…………………………………………………………………(一七五)
趙廷臣………………………………………………………………………………(一七九)
李之芳………………………………………………………………………………(一八三)
李率泰………………………………………………………………………………(一八八)
楊捷…………………………………………………………………………………(一九二)
藍理…………………………………………………………………………………(一九五)
卷三
黃宗羲(附弟宗炎、宗會)………………………………………………………(二○一)
孫奇逢(附子博雅、魏一鼇)……………………………………………………(二○九)
李顒(附李柏、王心敬、孫景烈、馮雲程、惠思誠、陸卿鵠)………………(二一四)
顧炎武(附張昭、吳任臣)………………………………………………………(二二○)
王夫之(附兄介之、子敔)………………………………………………………(二二五)
陸世儀(附葉敦艮、盛敬、江士韶)……………………………………………(二二九)
張履祥(附何汝霖、淩克貞、吳嘉玲、陳梓、祝洤、沈磊)…………………(二三四)
張爾岐(附孫若群)………………………………………………………………(二三七)
陳瑚…………………………………………………………………………………(二四○)
高世泰(附高愈、顧樞、劉汋、吳慎、施璜、汪燧、張夏、嚴瑴)…………(二四三)
沈國模(附史孝咸、管宗聖、韓當、邵當可、邵廷采、王朝式)……………(二四七)
刁包(附子再濂、王餘佑、張溍)………………………………………………(二五一)
謝文洊(附宗之盛、甘涼、章慥、黃采、黃熙)………………………………(二五五)
沈昀(附姚宏任)…………………………………………………………………(二五八)
應撝謙(附淩嘉印、沈士則、秦雲爽)…………………………………………(二五九)
胡承諾(附陳大章、劉夢鵬)……………………………………………………(二六二)
李生光(附党成、陶世徵)………………………………………………………(二六四)
朱用純(附顧培、潘天成、湯之錡、金敞、王哲生)…………………………(二六六)
劉原淥(附姜國霖、法坤宏)……………………………………………………(二六九)
汪佑…………………………………………………………………………………(二七一)
萬斯大(附子經、猶子言)………………………………………………………(二七三)
萬斯同………………………………………………………………………………(二七六)
毛奇齡(附陸邦烈)………………………………………………………………(二七九)
魏禧(附兄際瑞、弟禮)…………………………………………………………(二八七)
王猷定(附陳宏緒、徐世溥、歐陽斌元)………………………………………(二九○)
丁澎(陸圻、柴紹炳、毛先舒、毛際可、孫治、張綱孫、吳百朋、沈謙、虞黃昊)……………………………………………………………………………………………(二九二)
卷四
沈光文(附張士■〈木郁〉)………………………………………………………………(二九七)
徐枋(附戴易、巢鳴盛、沈麟生)………………………………………………(二九九)
沈壽民………………………………………………………………………………(三○一)
汪渢…………………………………………………………………………………(三○三)
郭都賢(附陶汝鼐、郭金臺)……………………………………………………(三○五)
何宏仁………………………………………………………………………………(三○八)
李天植(附鄭嬰垣、劉永錫、陸元泓)…………………………………………(三○九)
邵以貫(附張廷賓)………………………………………………………………(三一二)
余增遠(附周齊曾)………………………………………………………………(三一三)
惲日初(附子壽平)………………………………………………………………(三一五)
祁班孫(附魏耕)…………………………………………………………………(三一七)
陸宇■〈火鼎〉………………………………………………………………………………(三一九)
周元懋………………………………………………………………………………(三二一)
傅山…………………………………………………………………………………(三二二)
張怡…………………………………………………………………………………(三二五)
李灌(附寧浤)……………………………………………………………………(三二六)
夏汝弼(附郭履躚)………………………………………………………………(三二八)
唐訪(附瞿龍躍)…………………………………………………………………(三二九)
張蓋(附申涵光、殷岳)…………………………………………………………(三三○)
李世熊………………………………………………………………………………(三三一)
董說…………………………………………………………………………………(三三三)
芮城(附湯泰亨、戴笠、徐白)…………………………………………………(三三四)
李魁春………………………………………………………………………………(三三五)
陳南箕(附弟覯)…………………………………………………………………(三三六)
鄧大臨………………………………………………………………………………(三三七)
張若化(附弟若仲)………………………………………………………………(三三九)
夏道一(附李孔昭、張翼星、杜越)……………………………………………(三四○)
杜濬(附弟芥)……………………………………………………………………(三四二)
王大經………………………………………………………………………………(三四三)
吳光…………………………………………………………………………………(三四五)
陳五簋(附朱之宣、李嘗之)……………………………………………………(三四六)
八大山人……………………………………………………………………………(三四七)
一壺先生……………………………………………………………………………(三四九)
卷五
錢秉鐙(附方中通、方中履)……………………………………………………(三五一)
全祖望………………………………………………………………………………(三五二)
劉獻廷………………………………………………………………………………(三五四)
葉燮(附顧有孝、鈕琇、李重華、顧我錡)……………………………………(三五六)
陳恭允(附屈大均、梁佩蘭)……………………………………………………(三五八)
孫枝蔚(附王又旦、李念慈、張恂、王宏撰、李楷、屈復)…………………(三六○)
王士楨………………………………………………………………………………(三六二)